商品属性:
产品名称 | 兔原代肺大动脉平滑肌原代细胞 | 货号 | EY-XY3972 |
英文名称 | 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 规格 | 5x105cells/T25或1mL冻存管 |
形态:成纤维细胞样
培养基:兔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wan全培养基
传代比例:传代建议1:2传代,1:2传代是1个T25瓶传2个T25瓶或2个6cm皿

细胞基本属性:
种属来源:兔
组织来源:肺动脉
生长特性:贴壁生长
产品规格:5x105cells/T25或1mL冻存管
培养条件气相:95%空气+5%二氧化碳;温度:37℃
换液频率:每2-3天换液一次
消化液:
产品货期:5-6周左右
运输方式:T25培养瓶/顺丰快递(包邮)
供应限制:仅限于科学研究,绝不可作为动物或人类疾病的治疗产品使用
背景介绍:
兔原代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兔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胰蛋bai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制备而来,兔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分离自肺大动脉组织;肺大动脉亦称肺动脉干。在呼吸空气的脊椎动物中,把静脉血由心脏导向肺脏的动脉。肺大动脉起于右心室,在主动脉之前向左上后方斜行,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经肺门入肺。肺动脉干位于心包内,为一粗短的动脉干。起自右心室,在升主动脉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较短,在左主支气管前方横行,分二支进入左肺上、下叶。右肺动脉较长而粗,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向右横行,至右肺门处分为三支进入右肺上、中、下叶。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是肺血管的重要结构细胞之一,在调控肺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中有重要作用。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分离培养3天后,可见细胞贴壁伸展,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呈梭形、不规则形、三角形或扇形,核卵圆形、居中;2周后细胞汇合,多数细胞伸展呈长梭形,胞浆丰富,有分枝状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成单层或部分区域多层重叠生长,高低起伏;细胞密度低时,常交织成网状;密度高时,则排列为旋涡状或栅栏状。传代后细胞生长较快,4-6天即可汇合,并保持上述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特点。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异常是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学特征,其凋亡和增殖失衡是肺血管重塑的关键。研究表明,急性和慢性缺氧均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即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推断缺氧可能是通过促进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主要功能:①细胞表面表达介质(ICAM-1和VCAM-1)参与血管壁炎症反应;②是多数重要动脉疾病的靶细胞。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与主要病生理变化:①平滑肌增生易致肺动脉高压;②先天性肺动脉狭窄;③肺动脉栓塞。
注意事项:
1.收到细胞后,若发现干冰已挥发干净、冻存管瓶盖脱落、破损及细胞有污染,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2.收到细胞先不开瓶盖,瓶身擦拭酒精后放在培养箱静置2-4小时(视细胞密度而定)稳定细胞状态。接着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对细胞进行不同倍数拍照(建议收细胞时就整体外观拍一张照片,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和是否有漏液情况,随后在显微镜下拍下细胞状态,100*,200*各一张),观察记录细胞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污染情况。作为我方进行销售依据。
3.由于细胞状态受环境、操作和运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故本公司只保证客户收到细胞后一周内的细胞状态,故客户需要售后时需出示收到细胞的时间证明及客户提供收货时间和发现问题后客服人员沟通的时间证明,期间间隔时间不能大于7天。
4.所有动物细胞均视为有潜在的生物危害性,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台内操作,并请注意防护,所有废液及接触过此细胞的器皿需要灭菌后方能丢弃。
5.客户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有任何可以咨询我们在线客服。

公司正在出售的产品:
布尼亚维拉病毒PCR检测试剂盒 | c918 (STR)人眼脉络黑色瘤细胞 |
枝顶孢霉PCR检测试剂盒直销 | 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
枝顶孢霉染料法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 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
枝顶孢霉探针法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 人呼吸道上皮细胞 |
知母探针法PCR鉴定试剂盒 | 人滑膜成纤维细胞 |
栀子探针法PCR鉴定试剂盒 | 人滑膜细胞 |
植物内源基因tRNA-Leu核酸检测试剂盒 | 人甲状腺癌组织源细胞 |
植物乳杆菌PL15A探针法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 人胶质瘤组织源细胞 |
植物源性成分PCR检测试剂盒 |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
指环虫属通用PCR检测试剂盒 |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
指环虫属通用PCR检测试剂盒直销 | 人角膜基质细胞 |
指环虫属通用PCR试剂盒 | 人角膜内皮细胞 |
指环虫属通用染料法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 兔原代肺大动脉平滑肌原代细胞人角膜上皮细胞 |
指环虫属通用探针法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 人结肠癌组织源细胞 |
枳实探针法PCR鉴定试剂盒 | 人结肠平滑肌细胞 |
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培养有含义、培养过程、培养结果和应用四个方面区别:
一、含义不同
原代培养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也称初代培养。原代培养是将培养物放置在体外生长环境中持续培养,中途不分割培养物的培养过程。
传代培养是指需要将培养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种到另外的培养器皿(瓶)内,再进行培养的过程。
二、培养过程不同
原代培养将动物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离散成单个细胞(常用,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培养过程相对复杂,培养条件要求也高,在所有的操作过程中,都必须保持培养物及生长环境的无菌。
传代培养是在原代细胞基础上通过等物质消化后继续用于细胞培养的细胞,它与原代细胞具有相同核型。这类细胞在体外可以无限制分裂。一般普通培养条件下都容易生存,传代细胞容易增殖。但也要注意无菌操作并防止细胞之间的交叉污染,所有操作要尽量靠近酒精灯火焰。每次只进行一种细胞的操作。
三、培养结果不同
原代培养细胞会分裂。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细胞的生长就会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细胞接种后一般几小时内就能贴壁,并开始生长,如接种的细胞密度适宜,5天到一周即可形成单层。
传代培养一般传到40到50代。一般情况,传代后的细胞在2小时左右就能附着在培养瓶壁上,2到4天就可在瓶内形成单层,需要再次进行传代。
四、应用不同
原代细胞培养为研究生物体细胞的生长、代谢、繁殖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利用此方法还可直接服务于临床实践。例如,用从手术中切除的肿瘤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然后用该培养细胞进行抗癌药物的筛选,来帮助选择化疗方案。
传代培养主要应用在医学领域,如口腔医学领域重新构建结构复杂的牙根,还有改良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可多次获得有效地细胞克隆,大大提高培养成功率,增加了可分析核型数量,提高了产前诊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